紫外分光光度计安全使用秘籍如下:
一、操作前准备:环境与设备检查
1.环境控制
温湿度:保持实验室温度在20-25℃,湿度≤60%。温度波动会导致光学元件热胀冷缩,湿度过高易引发霉变,影响光路稳定性。
防尘防震:关闭门窗避免灰尘进入,仪器放置在稳固台面上,远离振动源(如离心机、通风橱)。
2.设备检查
电源与接地:使用稳压电源,确保接地良好,避免电压波动或静电损坏电路。
比色皿适配性:根据测量波长选择比色皿:
紫外区:必须使用石英比色皿(透光率高,耐腐蚀)。
可见光区:可用玻璃比色皿(成本低,但紫外区吸收强)。
比色皿清洁:用无水乙醇润洗后自然晾干,避免指纹或划痕(油脂会散射光线,划痕导致光程误差)。
二、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规范步骤避免误差
1.开机预热
打开仪器电源,预热30分钟(关键步骤!预热不足会导致数据漂移)。
打开电脑及配套软件,检查仪器自检是否通过。
2.参数设置
测量模式:根据需求选择“吸光度(Abs)”“透过率(T%)”或“能量”。
3.波长选择:
定量分析:设置目标波长。
全谱扫描:设置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
狭缝宽度:常规分析选2nm(分辨率与灵敏度平衡),非专业人员勿随意调整。
4.空白校正
加入与待测样品基质一致的空白溶液(如含盐样品需加等量盐分),避免背景吸收干扰。
将空白比色皿放入样品池,点击“Auto Zero”或“Baseline”进行基线校正(每天至少一次)。
5.样品测量
装液量:液体体积为比色皿高度的3/4(避免溢出或气泡)。
放置方向:比色皿透光面标记(如箭头)需与光路方向一致,防止光程误差。
数据读取:点击“Read”获取吸光度值,或启动扫描获取光谱曲线。
三、紫外分光光度计安全注意事项:规避风险延长寿命
1.光源保护
关机顺序:先关钨灯(冷却慢),再关氘灯(避免灯丝骤冷断裂)。
避免直视光源:氘灯发射紫外光,直视可能损伤眼睛。
2.液体防护
防溢出:操作时轻拿轻放比色皿,避免液体洒入仪器内部(腐蚀电路)。
清洁处理:若液体洒出,立即用干布擦拭,并检查样品池是否干燥。
3.比色皿管理
专用专用:不同样品使用不同比色皿,避免交叉污染(如蛋白样品易吸附)。
4.清洗方法:
水洗 → 酒精洗 → 丙酮冲洗(去除顽固污渍)。
避免暴力擦拭(如用纸巾直接擦透光面)。
5.数据备份
定期导出数据至U盘或电脑,避免存储器满导致数据丢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