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1660048
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智能微粒检测仪的合规性操作与系统验证指南

更新时间:2025-08-26点击次数:142
  智能微粒检测仪作为制药、医疗及化工领域的关键质量控制工具,其合规性操作与系统验证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数据可靠性的核心环节。以下从操作规范与系统验证两大维度,结合行业实践与法规要求,提供专业指南。
  一、合规性操作规范
  环境与设备管理
  仪器需放置在平稳、无振动、温湿度可控(0-40℃)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或易燃易爆气体接触。电源应使用原装适配器,避免电池短路风险。例如,企业通过安装防震台和温湿度监控系统,将环境干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降低至±1%以内。
  样品处理与检测流程
  预处理:检测前需用纯净水冲洗检测杯及搅拌转子,避免残留颗粒干扰。例如,注射液检测时,需倒掉瓶口液体并冲洗瓶口,再取样注入检测杯。
  参数设置:根据检测需求选择通道(如≥5μm、≥10μm),调整搅拌转速至不产生气泡旋涡。某型号仪器支持自定义通道,可同时检测6组粒径范围,满足药典对大输液、小容量注射液的差异化要求。
  检测执行:启动负压泵吸入样品,仪器自动完成计数并显示通道积分、微分数据。检测结束后需用纯净水清洗管路,防止交叉污染。
  数据记录与追溯
  仪器应具备样品名称输入、自动存储及审计追踪功能,支持数据导出至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例如,某企业通过三级密码管理权限,确保数据修改需双人复核,符合FDA21CFRPart11电子记录规范。
  二、系统验证实施要点
  校准验证
  取样体积准确性:使用标准量具验证1ml、5ml标定功能,单次误差需≤±5%,平均值误差≤±3%。
  微粒计数准确性:采用标准粒子瓶(如聚苯乙烯微球)进行3次重复检测,后两次平均值与标称值偏差需≤±20%。
  通道分辨率:计算8μm与10μm通道差值计数占比,需≥68%,确保对相邻粒径的区分能力。
  计算机化系统验证
  依据欧盟EDQM《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指南》,对仪器软件进行功能控制测试:
  权限管理:验证用户角色分级(如管理员、操作员)是否有效限制参数修改权限。
  数据完整性:检查审计追踪功能是否记录所有操作日志,包括检测时间、参数变更及用户ID。
  报警功能:模拟进样量不足、传感器故障等场景,验证系统能否触发预警并停止检测。
  周期性再验证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校准,每年实施一次计算机化系统再验证。例如,某企业通过年度验证发现传感器灵敏度下降5%,及时更换部件后恢复合规状态。
  三、典型应用案例
  某输液器生产企业采用智能微粒检测仪验证产品滤除率:
  检测设置:选择GB8368-2018标准通道(25-50μm、51-100μm、>100μm),设定检测体积为100ml。
  系统追溯:通过LIMS调取原始数据,确认检测环境温湿度、搅拌转速等参数均符合SOP要求。
  智能微粒检测仪的合规性操作与系统验证需贯穿仪器全生命周期。企业应结合《中国药典》、ISO14644等标准,建立标准化流程,并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操作人员技能,以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链条质量控制。

上一个:没有了

返回列表

下一个:细菌内毒素测定仪常见故障排查与维护指南

联系电话:

4008061879

扫码手机查看

Copyright © 2025上海谱美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51341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