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样前的准备
制定计划: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如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工人工作方式和接触时间等,确定采样点的数量、位置及采样时间等,并编制成《职业卫生采样方案》。
仪器准备
检查采样器:对粉尘采样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包括电池电量充足或电源连接正常、各部件连接紧密无松动等。同时,要检查采样器的气密性,防止在采样过程中出现漏气现象。
流量校准:使用经过校准的流量校准器对采样器进行流量校准,确保采样流量的准确性。流量的选择应根据相关标准方法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一般要保证在整个采样过程中流量稳定。
滤膜准备:选择合适的测尘滤膜,将其装入采样夹中,并检查滤膜是否有破损等情况。滤膜在使用前需称重并记录,以便后续计算粉尘浓度。
现场勘查:到采样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了解现场的环境状况、通风情况、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等,确认采样点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是否存在可能影响采样安全的因素。
2.采样过程
安装采样器:将准备好的粉尘采样器安装在选定的采样点上,确保采样器的进气口靠近劳动者的呼吸带,且应安装在下风向,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同时,要调整好采样器的高度和角度,使其能够准确采集到空气中的粉尘。
设置参数:根据采样方案的要求,在采样器上设置好采样时间、流量等参数。一般来说,短时间采样可根据生产作业情况选择在工作班内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每个时间段长度为15min;长时间采样应尽可能连续采集8小时工作班内的样品。
开始采样:启动粉尘采样器,开始采集空气样品。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采样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同时,要避免在采样过程中干扰正常的生产作业。
空白样品采集:为了校正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需要在安装采样器的同时采集空白样品。空白样品的采集方法与实际样品相同,但在不采集空气的情况下进行,用于后续的分析和校正。
记录数据:在采样过程中,要详细记录采样的相关信息,包括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点编号、采样流量、采样温度、湿度等参数,以及现场的生产作业情况等。
3.采样结束
停止采样:到达预定的采样时间后,及时停止采样器,并将采样器从采样点上取下。
取出滤膜:小心地取出采样后的滤膜,避免滤膜上的粉尘被抖落或受到其他污染。将滤膜对折两次后,用硫酸纸包好,注明编号和样品信息,放入样品袋中保存。
清理现场:清理采样现场,收拾好采样器具和相关设备,确保现场整洁。
样品运输与保存:将采集好的样品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样品受到震动、挤压和污染。如果无法立即分析,应将样品存放在适当的条件下保存,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